一个女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之路:梦想照进现实
在招聘会的人海洪流中,她普通、毫不起眼。小个子,黑瘦,回头率不高。擦肩而过之际,你可能已经忘记了她,或根本没有将目光投向她。她是20_年北京地区约22万高校应届毕业生中的一名,就像浩瀚大海中的一粒水滴,等待在太阳的照耀下发出光芒。
22岁的女孩杨淑义,是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的应届毕业生。与众多大四学生一样,她在去年11月份正式踏上了求职旅途。这旅途并没有布满荆棘,却格外困顿纠结。
心路历程
坚定 找工作自然要留北京
小杨的求职经历波澜不惊:她小心谨慎地通过各种正规渠道寻找招聘信息,循规蹈矩地和室友一起参加招聘会和面试。从没误入过传销组织,几乎没有遇到过特不靠谱的企业、凌厉的面试官和变态的笔试考题。但就是在这样平淡的求职日子里,她原本稚嫩的心被打磨得越发粗粝,逐渐经历了从校园转向社会的艰涩过渡。
去年10月,小杨结束了6周的实习。她自认为吃不了考研的苦,打定主意要找个安身立命的工作。无关梦想,关乎谋生,她先要让自己的双脚稳定地扎在大地上。小杨家在顺义,是地道的北京女孩儿。“从小到大我就没怎么出过北京,找工作自然也要留在北京。”留北京、少出差——小杨的两个要求。
焦灼 求职比想象的难得多
11月第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型招聘会,她连自我介绍都没有准备。广撒简历后,希望像野草一样在心中疯长。她心里还打着小算盘:去设计院比建筑公司好、坐办公室比下工地好,不用风吹日晒……但现实很快给了她一记重拳,邀约面试的电话压根儿没怎么响过。经历了屈指可数的一面后,二面又没了下文。
“知道求职难,事先给自己打了预防针,可情况比想象的要糟!”小杨的自信心日益在焦灼中沦丧,她深受打击,不断问自己:“我真的不行么?我有那么差么?”
其实小杨有自己的砝码:党员,学习成绩中等偏上、无挂科经历,在校期间曾任院学生会院刊部副部长。在众多笔试面试撞车时,她心中会泛起小小的骄傲:“我还是有人要的。”但笔试过后,小杨往往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尽管她会临时抱佛脚,在笔试前突击啃书,但难免碰到不会的专业题。
变通 从实话实说到往虚了说
而在不断摸索面试技巧时,小杨由诚实转为变通。“刚开始实话实说,后来就往虚了说,顺着他的要求说。尤其是在一些企业没办法考究和验证的问题上。你说你实习了一年多或将近两年,这效果肯定不一样。”小杨认为有些企业也不诚信,“我们曾经参加过一次200人的笔试,后来企业一个人都没招。”初涉社会的
一个女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之路-梦想照进现实.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