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汇总9篇)(鲁滨孙读后感500字)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一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有着一句不朽的名句:生存还是毁灭,那是一个问题。
逃至荒岛,孤独无援,凡事都必须自己从头做起,无路可逃,鬼魅般生活了二十七年……你能坚持吗?相信几乎所有人都无法忍受,然而,鲁滨孙,一个传奇一样的人物,创造了一段传奇。
幸运的是,他清醒地列下了当时的祸福利害,进行对比后,他选择了生存。
这时一个重要的决定,当人有着活下去的渴望时,再艰难的路,他也会咬牙走下去。
这就不得不提到他的聪明才智了。
一个人若没有足够的智慧,又谈何动手创造居所,改造荒岛呢?
不幸却悄然展开翅膀,危险,正在靠近着。
偶然的,鲁滨孙在沙滩上看到堆积的人骨,吓得可谓是“落荒而逃”,逃回自己造的家,几乎天天躲在里面,寸步不出,还加固了房子。
看到这样残暴冷酷的景象,不由自主会产生恐慌,但鲁滨孙已成惊弓之鸟,处于崩溃边缘了。
当他第一次踏上荒岛,他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男子汉的威风与豪迈溢于言表,使得他意气风发,而当他发现野人吞食同伴的残暴行为时,竟然吓得不敢出门?!天天惶惶然地在煎熬中度过,这实在有些不值。
这时的他又在面临选择了:生存,还是毁灭?
事实上,拦住鲁滨孙,试图阻止他前进脚步的远不止这些困难,远比这些多,远比这些难。
由鲁滨孙,也可以延伸到所有人。
生存还是毁灭,那是一个问题,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3.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文字片段。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插图)仔细观察这个人物,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说,如,衣衫褴褛,身体强健,置身荒岛,表情坚毅乐观等。)他就是《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板书课题)
2.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
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板书: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
2025年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汇总9篇)(鲁滨孙读后感500字).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