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学习指导书
德育即道德教育
(一)本章学习目标
了
解德育一词的由来,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的区别,理解我国德育概念演变的过程,我国对德育概念的界定,我国
“
大德育观
”
的合理性与局限性。掌握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二)本章重点
1、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的区别
2、我国的
“
大德育观
”
3、我国德育与西方德育概念的区别
4、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三)本章思考题
1、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的区别
2、论述我国的
“
大德育观
”
3、比较学校生活中的
“
道德领域
”
与
“
非道德领域
”
4、论述
道德教育与
政治教育的关系
5、论述道德教育与礼仪训练的关系
第二章 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
(一)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教育的日常用语含义,了解教育与学习、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哺育、教学、教唆、管理、改造、
训练等概念的区别,理解教育与道德的关系,德育历史地位演变的过程。
(二)本章重点
1、教育的日常用语含义(即教育的一般含义)
2、教育与道德的关系
(三)本章思考题
1、试区别教育与学习
2、试区别教育与教唆
3、试区别道德教育与道德灌输
4、教育一词的日常用语含义
5
论述德育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第三章
德育的必要性
(一)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反对和怀疑道德教育必要性的主要理论,掌握
个人取向、社会取向、学校取向道德教育必要性的理论辩护,理解道德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并能从理论上对道德相对主义进行批驳,确立理性的德育理念
(二)本章重点
1、个人取向、社会取向、学校取向道德教育必要性的理论辩护、
2、学校道德教育必要性
3道德相对主义的危害
(三)本章思考题
1、个人取向道德教育必要性的理论辩护
2、社会取向道德教育必要性的理论辩护
3、论述学校道德教育必要性
4、试述学校德育的必要性
5、对道德相对主义的批判
6、论述全球化背景下德育的必要性
第四章 德育的可能性
(一)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美德是否可教的主要理论分歧,理解伦理学上关于什么是美德的争论,掌握教育学
和语言学上道德是否可
教的理论分歧,确立美德可教的理性信念。
(二)本章重点
1、德育的可能性
2、道德是否可教的伦理学分歧、教育学分歧、语言学上的分歧。
3、美德的内涵
4、
美德可教的理性信念。
(三)本章思考题
1、试述德育的可能性
2、道德的学与教同知识和技能的学与教的区别
3以事例说明
“
教
”
的意向性解释和成功性用法的区别
4试比较道德可教的行动性解释与非行动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