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教学设计
长清一中初中部备课组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学会情境作文的审题;
2、根据写作要求选取熟悉而又恰当的写作素材。
3、拟写写作提纲
【指导过程】
一、原题呈现
请以
“
原来如此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
以
“
窗外骄阳似火,我躲在书房,正沉浸于手里的书中。这时,门铃突然响起。
……”
为开头,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
“××”
代替,否则扣分;
③
不得抄袭;
④
不少于600字。
原来如此
窗外骄阳似火,我躲在书房,正沉浸于手里的书中。这时,门铃突然响起。
……
二.
审好题,明方向
.
1.审题目:抓关键词
A.审题意:
“
原来如此
”
原来是这样,揭示事件的真相或是本质。
B.
审弦外之音:曾经对事物曾经或是最初的感受或是理解。
C.审详略:曾经到如此的感悟的过程。曾经为铺垫,现在为升华点,细节为变化的过程。
2.审情景。
“
窗外骄阳似火,我躲在书房,正沉浸于手里的书中。这时,门铃突然响起
”
A.审写作对象
——
我或我的所见所闻
……
B.审故事的环境
——“
骄阳似火
”
C.审情景
——
门铃响起
二.选素材,
名立意。
结合生活实际联想想象。
素材要新,三选二的原则;
骄阳似火的天气,门铃响起。
人:熟悉的人或是陌生的人;家庭成员(之一),学校成员;邻居(社会)等。
2.
选材构思,
想生活
——
原型(亲身经历的、间接听闻的 人、事、物、场景)
扣题(对原型进行取舍加工)
想例子
——
课文(结构、写法、角度)
用一句话定格素材立意:
《背影》
“
迂腐
”
的
父亲对茶房可笑的嘱托,最终决定亲自送我,在
父亲
买橘蹒跚的背影中
凝聚着深情的父爱,原来如此!
《紫藤萝瀑布》压在心头生死迷的愁绪,看到旺盛的紫藤萝,生命各有各的不幸,原来如此,我不由的加快了脚步。
……
(学生自己素材的例子)
3.拟题纲,明确结构
,
定型结构
开头:
窗外骄阳似火,我躲在书房,正沉浸于手里的书中。这时,门铃突然响起+我的所见所闻,引出下文
主体:2段
:
插叙事件
起因
3段:事件动情点
(描写铺垫)
4段:转变的细节点(描写议论扣题)
5段:联想升华主旨
结尾:
呼应前文,
环境描写,
深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