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财产损害赔偿
52.1 复习笔记
一、 财产损害赔偿概述
1. 财产损害的概念和特征
(1) 财产损害的概念
财产损害, 是指侵权行为侵害财产权, 使财产权的客体遭到破坏, 其使用价值和价值
的贬损、 减少或者完全丧失, 或者破坏了财产权人对于财产权客体的支配关系, 使财产权
人的财产利益受到损失, 从而, 导致权利人拥有的财产价值的减少和可得财产利益的丧失。
(2) 财产损害的法律特征
①财产损害是侵权行为侵害财产权所造成的客观后果
a. 财产损害作为侵害财产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之一, 决定着侵权行为责任的构成与
否。
b. 财产损害作为确定侵权赔偿责任范围的尺度, 起决定作用的, 正是它的损害范围
的大小, 而不是其是否客观存在。
②财产损害是指财产的价值量的改变
a. 财产损害不是指财物的物理形态的变化和灭失, 而是指财产价值量的改变。
b. 从法律意义上看, 权利人财产的价值量的改变, 既包括有形财产, 也包括无形财
产; 既包括积极财产, 也包括消极财产。
c. 只有以价值的损失作为财产损害的形态, 才能准确地加以计算财产损害的具体范
围, 并且按照这种损害范围来予以准确地赔偿。
③财产损害的表现形式是价值量的贬损、 减少和灭失
a. 贬损, 是财产利益遭受贬值、 损毁等不利。
b. 减少, 是指财产价值量的降低; 灭失, 则指一定范围内财产价值量的全部失去。
c. 财产损害的上述表现形式, 虽然最终表现为受害人财产拥有总量的减少, 但原则
上只计算特定财产即受到侵害的财产的损害, 而不计算受害人拥有的全部财产损失多少。
2. 财产损害的种类
(1) 侵占财产
①侵占财产的特点
侵占财产是以对他人所有的财产的非法占有为特点, 使该财产的所有人对该财产丧失
占有乃至丧失所有权, 最典型的是偷窃、 抢夺, 还包括其他侵占财产的行为, 诸如非法扣押他人财产等。
②侵占财产的表现形态
侵占财产的最典型的表现形态, 是“位移”, 即由所有权人或者合法占有人占用、 支配
的特定的财物, 转而被行为人所占有, 物的所在位置发生了变化, 是因侵权行为而使被侵害的财产转移占有。
(2) 损坏财产
①损坏财产的特点
损坏财产是以对他人所有的财产进行毁损为特点, 使该财产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受到破
坏, 使原所有权人的财产拥有量减少, 以至丧失。
②损坏财产的表现形态
损坏财产的最典型的表现形态, 是“质变”, 即财物的外在形态和内在质量受到破坏,
财物虽然还在所有权人或者合法占有人的控制支配之下,
王利明《民法学》(第三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财产损害赔偿.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