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公式函数注释(常用部分)
逻辑函数:
1、条件函数:根据条件求不同的值。
用法:IF(X,A,B)若X不为0则返回A,否则返回B。
例如:(CLOSE>OPEN,HIGH,LOW)表示该周期收阳则返回最高值,否则返回最低值。
引用函数:
1、满足条件的周期数:统计满足条件的周期数。
用法:COUNT(X,N),统计N周期中满足X条件的周期数,若N=0则从第一个有效值开始。例如:COUNT(CLOSE>OPEN,20)表示统计20周期内收阳的周期数。
2、第一个条件成立到当前的周期数:统计第一个条件成立到当前的周期数。
用法:BARSSINCE(X):第一次X不为0到现在的天数。例如:BARSSINCE(HIGH>10)表示股价超过10元时到当前的周期数。
3、上一次条件成立到当前的周期数:上一次条件成立到当前的周期数。
用法:BARSLAST(X),上一次X不为0到现在的天数。例如:BARSLAST(CLOSE/REF(CLOSE,1)>=1,1)表示上一个涨停板到当前的周期数。
4、有效周期数:求总的周期数。
用法:BARSCOUNT(X),第一个有效数据到当前的天数。
5、向前赋值:将当前位置到若干周期前的数据设为1。
用法:BACKSET(X,N),若X非0,则将当前位置到N周期前的数值设为1。例如:BACKSET(CLOSE>OPEN,2)若收阳则将该周期及前一周期数值设为1,否则为0。
6、求和:求总和。
用法:SUM(X,N),统计N周期中X的总和,N=0则从第一个有效值开始。例如:SUM(VOL,5)周期设为日线时,表示最近5个交易日的成交量之和。SUM(VOL,0)表示从传数据过来第一天起的成交量总和,具体如在区间统计里统计
“
总手
”
SUM(VOL,0)即是指全区间的成交量之和。
7、移动平均:求移动平均。
用法:SMA(X,N,M),求X的N日移动平均,M为权重。算法:
若Y=SMA(X,N,M)则
Y=[M*X+(N-M)*Y']/N,其中Y'表示上一周期Y值,N必须大于M。例如:SMA(CLOSE,30,1)表示求30日移动平均价。
8、向前引用:引用若干周期前的数据。
用法:REF(X,A),引用A周期前的X值。例如:REF(CLOSE,1)表示上一周期的收盘价,在日线上就是昨收。
9、简单移动平均:求简单移动平均。
用法:MA(X,N),求X的N日移动平均值。算法:(X1+X2+
X3+,,,+Xn)/N。例如:MA(CLOSE,10)表示求10日均价。
10、最低值:求最低值。
用法:LLV(X,N),求N周期内X最低值,N=0则从第一个有效值开始。例如:LLV(LOW,0)表示求历史最低价。
11、最高值:求最高值。
用法:HHV(X,N),求N周期内X最高值,N=0则从第一个有效值开始。
例如:HHV(HIGH,30)表示求30日最高价。
12、指数平滑移动平均:求指数平滑移动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