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绿色信贷应用分析
作者:袁海心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5期
[提要] 2015年1月《能效信贷指引》的印发,标志着我国绿色信贷正在向新时期、新阶段不断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绿色信贷”第一银行兴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兴业银行在发展绿色信贷业务过程中主要存在借款融资企业风险大、绿色信贷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绿色信贷激励机制等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绿色信贷;兴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绿色信贷在兴业银行的应用分析
收录日期:2016年6月20日
一、引言
我国自2007年7月出台《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以来,用金融手段来影响企业的环保与社会责任的核心思想得到了很好的体现。2015年1月《能效信贷指引》的印发,标志着我国绿色信贷正在向新时期、新阶段不断发展。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2013年下降3.7%,2014年下降4.8%,2015年下降5.6%,降幅逐年扩大,可见绿色信贷的实施使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兴业银行于2008年加入了旨在形成一套评估、管理与发展项目融资有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的“赤道原则”,成为我国首家加入赤道原则的银行。作为我国践行绿色信贷的“领头羊”,其绿色信贷政策制度已经比较完善,并给我国其他银行提供了许多指导,但其本身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为进一步推进兴业银行绿色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通过研究兴业银行当前绿色信贷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二、兴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兴业银行在2008年公开承诺采纳“赤道原则”以后,一直走在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前列并在可持续金融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
(一)兴业银行绿色信贷产品。2006年5月,兴业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IFC)签署的《能源效率融资项目(CHUEE)合作协议》,使得兴业银行成为我国第一家与IFC开展中国能效融资项目合作的中国银行,开创了中国绿色金融实践的先河。随后,兴业银行一直坚持“寓义于利”的可持续金融理念,并将其贯彻于公司的治理中,兼顾环境保护与社会公众利益,在银行工作人员及上下职能部门间都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010年兴业银行与北京环境交易所携手推出国内第一张低碳主题认同卡——兴业银行中国低碳信用卡。该卡提供专项个贷产品、便利的业务办理通道和配套政策优惠给符合节能标准的绿色装修,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