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垂曲线
计算
一、任务
在某河口,有一排污口,在排污口以下一定的距离作为起始断面。污水在河流断面上的浓度分布已经比较均匀,并在此后无排污口和支流汇入,河流的扩散和弥散作用可以忽略。河水流量为
4.8
m
3
/s
,
横断面面积为
8.64m
2
,
已知起始断面的
L
为
20
mg/
l
,
D
为
1.15
mg/
l
,水温为
20
℃
,耗氧衰减系数
K
1
=0.5(1/d)
,复氧递增系数
K
2
=1.0(1/d)
。试求:
1
、
求出下游临界距离
x
c
及最大缺氧量
D
c
;
2
、
据给定的参数值和初始值,计算溶解氧
(
DO
)
沿
x
方向的变化;
3
、
画
溶解氧氧垂曲线
;
4
、
本河流的排污量是否满足规范标准
(
D
c
<4m
g
/
l
满足规范标准)
;
5
、根据实测氧亏量,讨论更好的参数值取值范围
(
K
1
>0.5 or
K
1
<0.5?K
2
>1.0 or K
2
<1.0?)
二、步骤
1
、写出能描述问题要求的
溶解氧氧垂曲线
的微分方程;
2
、求解;
3
、
据氧垂
曲线方程,求出下游临界时间
t
c
、下游临界距离
x
c
和最大缺氧量
D
c
;
4
、列表计算
溶解氧氧垂曲线
(要求
x
的间距为
15
km
);
5
、画
溶解氧氧垂曲线图
;
6
、
讨论氧垂曲线
的应用,本河流的排污是否满足规范标准。
三、上交成果
1
、计算表格;
2
、
氧垂曲线图
;
3
、简要谈谈
对氧垂曲线
的认识。
(对结果的讨论
-
定性讨论,合理与否?基本条件,考虑哪些因素,哪些因素忽略了,可能造成怎样的误差?)
x
(km)
0
15
30
45
60
75
90
105
120
135
实测
D(mg/
l
)
1.15
4.62
6.32
6.91
6.82
6.39
5.76
5.06
4.35
3.70
水质模型期末作业.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