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年
**
镇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监理工作报告
一、项目区概况
1、项目名称:
*****
年
**
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2、项目地址:
****
镇的
**
、
***
、
***
共3个行政村。
3、自然概况:
***
年
农业综合开发
**
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地处
**
北部8km处的平川地区,
地理位置介于东经
112
°
17
'
30
"
—112
°
22
'
28
"
与北纬37
°
26
'
24
"
—37
°
24
'
28
"
之间,
南界
***
,
北临
***
,西与
***
土地整理项目区相连,并且远离城郊和工业集聚区。
地处
***
、
***
下游处,属冲积平原地貌特征
,
为
全县传统的粮食主产区,
区域内中低产田集中连片。项目区范围包括
**
镇的
**
、
***
、
***
共3个行政村
,中低产田改造总面积为1.22万亩。
项目区属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海拨高度在756-764m之间,区域内四季分明,雨热同步,春季少雨多风,夏季雨水较多,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在年内分布极不均匀,雨量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区域内
地表水缺乏,生活及农业用水主要以提取地下水为主。
据
**
气象站记载,多年平均降水量417mm,最大为1969年的587.7mm,最小为1986年的243.9mm,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在年内分布极
不均匀,雨量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一日最大降雨量为1963年7月6日的90.8mm。多年平均气温10.0℃,年内气温变化较大,最高年平均气温10.7℃,最低年平均气温9.1℃,极端最高气温38.7℃(1966年6月21日),极端最低气温-24.9℃(1966年2月22日),温差达63.6℃。历年大于或等于0℃的积温为4047.6℃,历时263天;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3542.5℃,历时184天;大于或等于15℃的积温为2919.4℃,历时136天。多年平均蒸发量1586mm,最大为1957年的1834.9mm,最小为1964年的1258.9m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38.5h。多年平均初霜日为10月7日,终霜日为4月30日,无霜期160天。多年平均初雷日为4月29日,终雷日为9月27日,无雷期为152天。多年平均风速1.9m/s。最大冻土深度80cm,干旱指数2.1。
项目区
**
镇
**
、
***
属纯井灌区,
***
村属河井双灌区,但近十几年来由于
***
灌区水源缺乏和灌溉渠道损坏,该村基本上无法得到河水灌溉,项目区三村的农田灌溉主要靠地下水保证,所以本次水资源平衡分析不考虑地表水部分。
项目区三个村现有水
井
65眼,全部水井开采深度小于190m,
项目区地下水受地形地貌控制,其地下水主要储存在第四系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或洪积的粉砂、细砂、中砂层中,砂层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