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程序方法
针对监理行业现行情况,多数监理人员都是转行,初始进行监理工作人员,往往由于摸索开展工作,不免会出现程序控制乱、质量控制出现漏洞,直接危害监理企业的信誉。也不可能圆满完成监理工作,为此,努力学习和探索监理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是监理人员工作的必由之路,并以书面形式,作为监理工作依据的一种系化,应该对监理工作顺利开展有益无害。
一.监理依据:
监理人员必须明确如下监理依据,按监理依据开展监理工作。
施工阶段监理依据:
1.现行相关建设工程法律法规。
2.相关天津市地方标准和规程。
3.现行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程。
4.监理规范。
5.地方相关监理规程,文件。
6.设计文件及相关标准图籍。
7.工程承包合同。
8.委托监理合同。
9.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
10.被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
11.各责任方编制的企业标准:
监理人员必须明确监理依据,并熟练和掌握,在监理工作实施和落实。
二.施工阶段监理工作总程序:
监理人员在全面开展工程监理工作前,应较系统地屡顺工程整体工作程序,做到根据不同阶段,明确监理所采取的措施,干什么工作,有针对性的进行预控,监理工作开展才能得心应手,才能体现监理机构的高智能,工作才能显示足够的力度。
三.总体工作程序:
监理机构的组成及进场→事前控制及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审批开工申请→定位放线→地基工程→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单位工程预验收→单位工程验收与工程备案→监理资料的搜集汇总、存档和移交→监理工作总结→工程保修阶段监理工作。
四.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㈠.开工前准备工作监理工作流程:
确定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授权→监理机构的组成与进场→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第一次工地会议和监理交底→了解和明确合同内容及监理范围→熟悉施工图→参加设计交底→根据相关资料文件,监理依据编制监理规划→编制各专业监理实施细则→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技术方案→审查项目管理机构人员资格及进场就位情况→审查分包单位资质和委托试验室的资质→审查测量仪器→审查计量仪器设备→定位验线及技术复核→审批大型设备进场→审查人、机、料进场情况→开工申请的审批。
㈡.施工前监理机构及监理人员应做好以下工作:
1.
确定项目总监人选,有委托授权书,组成工程项目监理机构合理
配备专业监理、监理员、资料员保证工种专业配套,并且尽可能保证监理机构人员的相对稳定,人员更换、增减应实行必要的审批手段,并做好相互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