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8.匆匆语文 六年级 下册匆匆第二课时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第一课时
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名篇,均以诗意盎然著称于世。
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
涔涔: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往下流的样子。潸潸:形容流泪不止。 遮挽:遮挡、挽留。挪移:挪动、移动。 蒸融:蒸发。融化凝然:本文指眼睛定定看的样子。伶伶俐俐:本文指时间消逝得很快。千门万户:形容非常多的人家。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赤裸裸:形容光着身子,不穿衣服。涔涔潸潸挪移凝然伶伶俐俐千门万户徘徊赤裸裸遮挽蒸融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涔涔”指流汗状,“潸潸”形容泪流不止。为什么作者会“头涔涔而泪潸潸”呢?什么叫“挪移”?可以说汽车在马路上挪移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挪移”就是慢慢地移动的含义。教师指导学生写“挪”字,上下不平齐,左窄右宽。“蒸融”这个词比较难以理解,可以用组词法,“蒸”就是“蒸发”,“融”就是融化,合起来就是“蒸发融化”的意思。
(1)找出描写时间匆匆流逝的词、句,仔细读一读。(2)从这些词、句中你品味出了什么?在书上批注。(3)把你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分享,用朗读展示。品读助手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流逝进行比较,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仿写:月亮缺了,有再圆的时候 ;叶子黄了,有再绿的时候 ;太阳落了,有再升的时候;青草萎了,有再长的时候;河流干了,有再流的时候;风儿停了,有再吹的时候……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八千多日子”有多少年?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朱自清出生于1898年, 《匆匆》写于1922年3月28日,时年24岁,“八千多日子”大概就是24年。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极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过去的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