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主题阅读
(一)汉字与中国心
王
蒙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靠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尽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
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我曾经对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废除的。以我国古典诗词为例,全部改成拼音文字以后,还能设想原汁原味的诗词的存在吗?
1.
【整体感知】
认真阅读短文,提取文中信息完成题目。
(1)汉字的特点是什么?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废除”的原因是
(
)
(多选)
A.汉字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B.汉字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C.由汉字写成的古典诗词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D.“我”曾经对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
2.
【理解词语】
文中提到的“神州”“海内”“天涯”“知己”等词语分别指什么
?
“神州”指:
_
_______
“海内”指:
_
____________
“天涯”指:
_
____________
“知己”指:
_
____________
3.
【经典积累】
写出文中出现的几句诗词的后(前)半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
_
__________________
。
——王安石《元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
_
__________________
。
——杜牧《清明》
明月几时有,
_
__________________
。
——苏轼《水调歌头》
劝君更尽一杯酒,
_
__________________
。
——王
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试题- 第三单元主题阅读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