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手指
1.
认识“弦、揿”等
13
个生字
,
读准多音字“薄”
,
会写“拇、搔”等
16
个字
,
会写“关节、拇指”等
21
个词语。
2.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
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及作用。
3.
找出文中描写五根手指特点及作用的语句
,
体会语言的幽默风趣
,
领悟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
,
激发兴趣。
同学们
,
请把你们的手伸开
,
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
,
你们说
,
哪根最好看
,
哪根最有用
?
同学们都能各抒己见
,
不错
!
我们今天便来读读课文《手指》
,
看作者又是如何认为的吧。
(
板书课题
)
二、初读课文
,
理解大意。
1.
自己读一遍课文
,
读不准的字查字典
,
把字音读准。
2.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
重点指出“搔”“庸”“憎”
3
个难写字的笔顺、笔画和结构。
3.
齐读课文
,
边读边想
,
课文主要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
各有不同的姿态
,
各具不同的性格
,
各有所长
,
各有所短。
)
三、再读课文
,
合作探究。
1.
既然这些手指各有所长
,
各有所短
,
那作者在文中又是怎样描述的呢
?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
,
浏览课文
,
重点阅读描写五根手指特点的相关段落
,
想想作者各写了五根手指的什么特点
,
完成下列表格。
2.
小组合作
,
讨论交流
,
填写表格。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优点
缺点
(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
,
通过一张表格把文章的重点问题明朗化、简单化
,
让学生在完成表格的同时
,
加强对五根手指各自特点的认识
,
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
四、拓展延伸
,
课堂小结。
同学们
,
说起团结
,
你们能想到哪些有关团结的名言警句呢
?
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分享。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
,
导入新课。
1.
听写词语。
2.
填空
:
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
各不相同
),
然后分别描述五根手指
(
各自不同的特点
),
最后
(
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
。
3.
提问
:
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
(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
各有不同的姿态
,
各具不同的性格
,
各有所长
,
各有所短。
)
二、检查上节课自学情况
,
深化理解。
1.
学生汇报对上节课表格的理解。
2.
指名反馈表格中的内容
,
教师适当引导。
观察表格
,
结合课文内容
,
想想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
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各自特点的句段
,
进行重点体会。
例如
,
学习描写大拇指的第
2
自然段
,
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特点——不美。具体表现为
:
身体矮而胖
,
头大而肥
,
构造简单。作者从体形、头形、构造三个方面进行描写
,
使大拇指鲜
(成套)五年下册教案-22.手指 人教(部编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