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帮我一下吧
》
教学设计详案
【适用教材版本】
统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14课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了解互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帮助。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品质,树立互助、团结、友爱的价值观。
【
教学重点
】
了解互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
教学难点
】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帮助。
【
教材分析
】
本节课的教材是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14课《请帮我一下吧》。本课主要讲述了互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通过讲述小兔子需要帮助,然后得到了小鸟的帮助,让学生明白互相帮助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帮助,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品质。
【
学情分析
】
本节课是小学一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生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有限,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故事来进行教育。同时,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设计思路】
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互动环节,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生活中去实践和体现这种精神。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
教学过程设计
】
一、
引入(5分钟)
老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需要别人帮助的情况?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们会找谁帮助你呢?
学生:(回答)
老师:很好,那我们今天的课程就是关于互相帮助的,一起来听一听小兔子和小鸟的故事吧。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互相帮助的重要性,从而进入课程主题。
二、
讲授故事(10分钟)
老师:小兔子在路上不小心跌倒了,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回答)小鸟看到小兔子跌倒了,他会怎么做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老师讲述小兔子和小鸟的故事)
老师:大家觉得小兔子和小鸟之间的互助有什么意义呢?(学生回答)对,互相帮助可以让我们更加团结,更加友爱,也可以让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得到帮助。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故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互相帮助的概念和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互相帮助的经验。
三、
分组讨论(10分钟)
老师:现在,我们将分成小组,每组3-4名学生,讨论一下你们身边的互相帮助的例子,并将这些例子分享给其他同学。请同学们举手报数,我会帮助你们组成小组。
(老师组织同学
请帮我一下吧(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