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要求
1.
交流如何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
积累关于读书求学的成语
;
能仿写例句。
3.
体会不同比喻句表达的不同感情色彩
,
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改写句子。
4.
理解和积累古诗《独坐敬亭山》。
重点
难点
1.
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
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改写句子。
2.
练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教学
课时
1
课时
1.
交流如何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
积累关于读书求学的成语
;
能仿写例句。
3.
体会不同比喻句表达不同感情色彩
,
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改写句子。
4.
理解和积累古诗《独坐敬亭山》。
多媒体。
一
导入新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
我们学会了运用多种方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今天
,
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
(
板书
:
语文园地
)
二
交流平台
1.
回顾本单元的三篇课文
,
它们都很长
,
那么
,
如何把握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
出示多媒体
)
学生
1:
我发现本单元的课文都很长
,
而且都是分成几个部分写的。《小英雄雨来》用序号标示每个部分
,
《我们家的男子汉》用小标题
,
《芦花鞋》用空行的方式。
学生
2:
这样
,
我们只要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
,
就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学生
3:
我在阅读过程中
,
有时还会停下来
,
思考一下前面的内容
,
想想讲
了什么。
学生
4:
有时我忘记了前面的一些内容
,
就再返回去看一看。
对照“交流平台”的内容
,
归纳把握长篇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
学生交流
,
自由发言。
3.
教师总结。
对于篇幅比较长的文章
,
把握其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
(1)
用“列小标题”的方法
,
先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
,
再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
(2)
边读边想
,
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停下来想想前面写了什么内容
;
瞻前顾后
,
前后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再回头看看。
(
板书
:
列小标题
连起来
停下来
返回去
)
三
词句段运用
1.
下面的成语都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
,
选两三个
,
讲讲它们的故事和含义。
(
板书
:
古人读书求学的成语故事
)(
出示多媒体
)
囊
萤
夜读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铁杵成针
程门立雪
手不释
卷
(1)
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成语。
(2)
说一说这些成语分别描写了什么故事。
(
小组讨论
,
交流
)
(3)
选两三个
,
说一说。
①
悬梁刺股。
(
出示多媒体
)
东汉时候
,
有个人叫孙敬
,
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
,
经常关起门
,
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他每天从早到晚都在读书
,
常
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
,
劳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