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3*
金色的鱼钩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2
.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3
.
练习快速阅读,认识生字,简要地复述故事。
教学
重点
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
难
点
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
含
的深刻意义。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
2.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
含
的深刻意义。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图片导入,引出课文。
1.
【出示课件1、2】
长征系列图片,思考: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情?
长征,当我们感叹红军创造的这一奇迹时,也应该去看看这伟大奇迹背后那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让我们来认识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他,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2.这是属于哪一种描写方法?这描写的是谁?
明确:外貌描写
大家亲切的称呼他为“老班长”。
(板书:老班长)
他是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也是一位挽救了3位年轻战士生命的英雄。
3.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英雄人物,齐读课题
(板书:金色的鱼钩)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言简意赅,让学生很快进入这节课学习状态。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把握内容 ,概括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借助六要素简要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在我们解开鱼钩与老班长之间的谜底之前,先来将这些词语读准确:
【出示课件
4
】
颧骨、两鬓、斑白、搪瓷、严厉、收敛、疙瘩、粗糙、抽噎、宿营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
3.交流课文各要素,并将六要素连起来。
概括就是去繁就简,这是略读课文重要的学习方法。我们大家一起把它们连成一句话,就成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外貌主线,感受人物。
(一)抓住老班长的外貌变化,体会老班长的形象
1.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在文中作标记。
【出示课件
5
】
2.第一处:“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
子
挺高,
背有点
儿
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
了
皱纹。”
3.第二处:“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
4.第三处:“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金色的鱼钩教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