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抽象的雕塑
》
教学
设计
一、教材分析
《
抽象的雕塑
》是一节
“
造型﹒表现
”
课
,
通过欣赏艺术家的抽象雕塑,了解其是如何设计与构思的,使学生对“抽象”形成一定认识,再通过各种线材、板材和块材等,构思创作抽象雕塑。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概括能力和造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
1
.
认识抽象雕塑,了解抽象的含义,能够运用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创造出抽象的雕塑。
2
.
通过欣赏、探究、演示、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
3
.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
教学重点:了解抽象雕塑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式。
2
.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
四、教学过程
(
一)
导入新课
(
课件出示雕塑照片《兵马俑》和《思》
)
问题:仔细观察并思考,看看这两件雕塑作品有什么不同?
教师语言:对,它们一个形象写实,一个外形抽象。具象的雕塑作品造型比较形象具体,而抽象的雕塑作品重点看的是作品的内涵。《思》这幅作品是作者与他的几个学生七手八脚地捏挤出来的。后来通过打磨上色,发现有点像一位少女低头沉思的样子,所以就取名为《思》。同学们,看来抽象雕塑作品是可以先有型再取名,或者说先有型,再有意的。我想,这大概就是抽象雕塑的魅力之一吧!
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抽象的雕塑》。
出示课题:《抽象的雕塑》
。
(
二)
讲授新课
1
.
认识抽象雕塑
(
课件出示“知识窗”
)
教师介绍抽象雕塑的概念。
教师语言:抽象雕塑是指非具象
的
雕塑,也就是说
,
除去写实的雕塑以外都是抽象雕塑。抽象是指艺术形象大幅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抽象艺术是情绪或感觉的映像。
2
.
抽象雕塑的特点
(
课件出示
抽象雕塑作品《凤凌霄汉》《五月的风》)
问题:结合雕塑的名字,想一想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
教师语言:《凤凌霄汉》是台湾美术家杨英风为北京亚运村设计的大型雕塑作品,以凌空飞翔的凤鸟象征亚洲人民的崛起和以智慧迎
向
未来
、
繁荣永续的寓意。《五月的风》是坐落在青岛
“
五四广场
”
的标志性雕塑,作者黄震。该雕塑取材于钢板,外层辅以火红的喷漆,造型简洁概括,表现出腾空而起的
“
劲风
”
形象,给人以
“
力
”
的震撼。该作品以
青岛
作为
“
五四运动
”
的导火索这一主题充分展示了岛城的历史足迹,深涵着摧人向上的浓厚意蕴。由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抽象的雕塑》人教新课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