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金字塔
[教学目标]
1.
会认
12
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
了解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学习烘托、渲染的表达手法,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金字塔的建成方式。
3.
搜集资料,用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金字塔的建成方式。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探索,然而至今仍是谜团重重,今天就让给我们一起做一回小研究员,走进金字塔
,
了解金字塔,好吗?
2.
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说说你对金字塔有哪些了解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正音,全班齐读。
3.
交流不懂的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或利用工具书弄清楚意思。
4.
思考:文章的体裁有什么不同?
(《金字塔》一课由两篇短文组成,第一篇为穆青的《金字塔夕照》。第二篇则是一则非连续性文本,这两篇文章风格迥异,互为印证,又构成了一组非连续性文本。)
5.
《金字塔夕照》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主要描写了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以及作者由此引发的万千思绪。)
6.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主要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介绍了金字塔建筑年代的久远、外观的雄伟以及精湛的工艺、巧妙的设计,还对古埃及悠久的文明成就作了简要的补充。)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
带着问题思考,朗读课文,思考: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金字塔夕照》既是一篇典型的风貌通讯,又是一篇独具匠心、极具意境之美的散文;《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则是非连续性文本,为多元的文本形式,即文字描述、数据、图画和示意图、批注等不连续成篇。)
2.
“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在文中用“”画出描写“金色”的句子,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就像是用纯金铸成的。”“三座金山”“金色的光源”等。作者不厌其烦的,反复地渲染、烘托金色,用这样文学化的表达方式塑造一幅瑰丽的,宏阔的画卷。)
3.
说说《金字塔夕照》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
学生自由读《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找出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5.
说说金字塔不可思议表现在哪儿
(成套)五年下册教案-20.金字塔(教案+反思).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