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基础教育 教学设计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反思2-语文六年级下册.docx

格式DOCX   1页   下载0   2025-02-26   浏览25   收藏0   点赞0   评分-   3.00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反思2-语文六年级下册.docx 第1页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反思2-语文六年级下册.docx 第2页
7 《汤姆•索亚历险记》 (节选) 教学反思 《汤姆· 索亚历险记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汤 姆 和他的小伙伴们五次历险的经历,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无所不能、淘气、向往自由、勇敢机智、有正义感和爱心的一个孩子头儿的形象。 一、教学效果 1. 提炼标题学梗概 在引导学生学习梗概时,我请孩子们用以前学过的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来概括“汤 姆 有哪些冒险的经历?”,请用上“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来概括。这里,把以前学过的方法在略读课文中得以运用,既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也使“概括小标题”能力继续得以实践。同时,给出:用上“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来概括,这样指向性明确,可以帮助学生更轻松、更准确地提炼标题。而课堂上,呈现出来的成果也是令人非常欣慰的。孩子们提炼出来的小标题规范、准确。 从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习得另一种学习梗概的方法:给主要事件取小标题,把这些小标题连起来,就是梗概的内容了。 2.抓重点词语,学习写作技巧。 抓住“虚惊一场”这一关键词,把梗概和精彩片断两部分内容联系起来,然后以大悲大喜的人物情感主线展开教学,让孩子找出哪些是大悲的描写,哪些是大喜的描写,感受马克吐温文学大师的写作技巧。接着让孩子们谈谈大喜部分的描写中哪些描写最吸引你?这时孩子们都畅所欲言,无一不感受到作者语言的夸张。 二、成功之处 1. 对比阅读知差异 在“精彩片段”导读环节,我设计了一个环节:浏览“精彩片段”, 想 想:它来自汤姆的哪次冒险?请你在“梗概”中找到与“精彩片段”相应的段落。比较“梗概”与“精彩片段”对同一次冒险——“山洞迷了路”的描写,比较他们的不同,说说你喜欢读“梗概”还是“精彩片段”(当然,两者都有各自的优点。孩子只要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即可,其实这理由就是两者各自的优点了)。这样的设计简单,但却可以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力(简洁——具体),使“梗概”与“精彩片段”的不同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2. 大悲大喜品经典 在“品析精彩”环节,我紧紧抓住写“两个孩子被找回来前后人们情感的变化”的相关段落来学习,引导孩子感受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和他们一同经历“大悲大喜”、“先悲后喜”这样起伏跌宕的情感变化。之后,请已经阅读了该原著的孩子谈谈小说中还有哪些这样类似的经历。这样安排目的是:一方面激发还没有阅读或未读完的孩子课外去阅读或继续读完的读书热情;另一方面让孩子感受马克﹒吐温写作上的一大特点——对比。 3. 开展欣赏交流课 为了使阅读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使学生有一个展示其阅读成果、阅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反思2-语文六年级下册.docx
下载提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评分
登录 后再评分
共 0 条评分
暂无评分
QQ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