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趣的半圆形
》教学设计
(造型·表现)
一、
学情
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
对于形状已有基本认识,对于半圆形也不陌生。
一年级学生也具有丰富的联想能力,
但是对于生活中事物的观察,
仍
需要不断地提升,
需要教师不
断
引导学生
学会观察
,
发现
生活中的某些事物与半圆形之间的关系
,
通过引导,发现生活中的有些物象可以由半圆形变化而来,
给予了一定的形象感知能力,也
拓展其思维能力,
才能让学生
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
。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属于造型
·
表现。
本课的主要知识点是半圆形和联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尝试把半圆形进行添加、组合,变化出各种不同的
形象
,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感受联想创作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引导学生尝试把半圆形进行
联想、
添加、组合,变化出各种不同的物象
,
创作一幅有趣的作品
。
【
过程与方法
】
通
过
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半圆形,
通过
引导学生
观察
不同角度的
半圆形
,
进行联想,拓展学生的
思维能力
;
通过对不同大小方向的半圆形进行组合,创作出有趣的形象
,组合成有趣的画面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对半圆形的观察联想,
使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乐于观察的好习惯
。
通过
联想
创作
,
感受
联想
所带来
的乐趣
。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将半圆形
运用联想、添加、组合的方法,
变化成各种不同的形象,并组合成有趣的画面。
教学难点:
对半圆形组合的造型设计
。
解决措施:
通过
让学生
寻找生活中的半圆形,
发现半圆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
引导学生
观察
不同角度、不同方位的半圆形
,并对其进行联想、添加、组合
,创作出有趣的形象,组合成有趣的画面
。
通过教师示范,
解决联想、添加、组合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
不同大小的半圆形、课件、范作
。
学生
准备:
彩纸、剪刀、固体胶、记号笔、油画棒
。
六、课时:
1
课时(
40
分钟)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引导阶段
(
3
分钟)
一、导入新课
教师
播放《半
圆形的故事》
(板书)
有趣的半圆形
以动画的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视频:半圆形的故事
课题出示
发展阶段:基础知识的讲授,过程、方法步骤演示
(1
2
分钟)
二、探索新知
1
.
看一看
,找一找
教师出示
视频
,引导学生观察
生活中的半圆形
。
生活中哪些东西由半圆形组成
?
桥、蘑菇、屋顶、花瓣、门……
小结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有趣的半圆形》人教新课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