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画松树
》
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
学画松树
》
属于新课程标准中
“
造型
·
表现
”
学习领域的课程
,
本课
是“中国画写意画法”小单元中的第三课
。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
,
学生对水墨画的工具、材料的特征有了比较直观
地
体验与感受,尤其是对用笔、用墨的方法有了基本的了解,具备了进一步表现中国水墨画的能力
。
本课
的重点是通过对比、欣赏、实践,引导学生学习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松树
。
结合
教师的演示
、引导
,
使
学生
通过学习用中国画的画法画
松树
,进一步认识国画的形式美感,弘扬我国民族艺术,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关注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松树的外形特征和精神象征
,
结合墨色变化、用笔方法了解如何用笔墨表现松树的枝干、松针等特点,尝试运用笔墨表现松树枝干形态和松针组合特点,学画松树
。
2.
通过
感知理解、
欣赏
比较
、
教师示
范、分步实践
等方法
,
使学生通过
中国画的绘画形式
绘制一幅
表现松树
的作品。
3.
通过学习用中国画的画法画
松树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国画的形式美感,弘扬我国民族艺术,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关注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运用墨色变化、用笔方法表现松树的树皮皴法、枝干形态和松针组合特点
。
2.
教学难点:
巧妙地运用墨色变化和用笔方法表现松树的特征
。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1.
出示
《咏寒松》
诗句
《咏寒松》
——范云
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
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教师语言:同学们好,
下面
请看
一首我国南朝诗人范云的诗
。请你
想一想诗中
表现
了
什么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出示课题
教师语言:
这首
《咏寒松》
,
诗人
以精巧的语言咏出寒松的节操,
青松傲雪独立,流经千年的岁月依然青翠挺拔
。
中国人民把松树作为坚定、贞洁、长寿的象征。松、竹、梅世称“岁寒三友”,喻不畏逆境、战胜困难的坚韧精神
,
因此是我国古今文人与画家喜欢创作的题材之一。
今天我们就一起
学习
《
学画松树
》
。
板书课题:《
学画松树
》
。
(二)讲授新课
1.
观察松树形态特征
教师语言:
要想画好松树,首先
让我们一起
了解
一下
松树
的形态特征
。
(
出示松树
各部分
照片
)
(1
)
松树整体形态
:
松树具有阳刚之美,它的枝干
平展或斜展
,
具有柔中有刚的特征,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学画松树》人教新课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