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演戏”的玩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运用折、剪、贴、画等方法设计制作几个生动形象的玩具。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学习设计制作会演戏的玩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折折、剪剪、贴贴、画画、做做、演演中感受创作的乐趣,体会集体活动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折、剪、贴、画等方法设计制作玩具。
教学难点:造型的生动变化。
三、教学策略
本课是融绘画、剪贴、想象创意于一体的设计制作课。在本课中要让学生知道常见动物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学会在制作纸筒的基础上添加动物特征和拟人化的装饰,完成一只动物纸偶的制作。教学中要多欣赏不同的动物形象,对比它们的特征;还应该多分析范作,观察教师示范,从而更好地掌握方法。同时感受创造动物纸偶玩具的快乐,享受制作玩具的乐趣。
从课题《会演戏的玩具》就可看出其中涵盖了多种不同的造型手法和材料的运用,会演戏的玩具可以是用纸制作的小玩偶、提线纸偶,也可以是用废旧袜子手套等制作,材料很丰富。依据本课的性质,教师主要采取“分析、交流、探究”的教学方法,以实例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制作方法。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激趣导入——探究方法——分析交流——联想创作”几个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设计目的和说明
激趣导入
1.教师表演一个小故事。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一位你们熟悉的人物,他是谁?原来是小青蛙。(教师 出示制作好的玩偶)它要给我们讲个故事。(出示小舞台讲故事)。2.教师出示几个做好的玩具。
小青蛙的故事讲得真好。它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朋友。(出示范作“小白兔”、“小乌龟”、“小老虎”等)它们也很会演戏。这些小朋友有趣吗?想不想尝试做一做?今天我们就用最简单的材料来设计制作各种会表演的玩具吧!
出示课题:《会“演戏”的玩具》
通过讲故事、出示范作,激发学生对于本课的浓厚兴趣。
探究方法
1
.教师出示玩具图片,小组观察讨论:
(
1
)制作玩具有哪些不同的方法?
(
2
)制作玩具的步骤是怎样的?
2
.学生小组交流探讨、发言,教师归纳小结:
以玩具“鱼”的基本制作方法步骤为例:
(
1
)将卡纸卷成喇叭状并粘牢;
(
2
)用另一种颜色的纸做鱼的尾部,剪出鱼的尾巴;
(
3
)贴上彩色的鱼鳞;
(
4
)细部的美化,制作完成。
3
.想一想:还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分析、探究,了解玩具的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7《会“演戏”的玩具》 人教新课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