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基础教育 教案/学案

(成套)五年下册教案-21.杨氏之子(教案+反思).docx

格式DOCX   2页   下载0   2025-03-13   浏览23   收藏0   点赞0   评分-   5.00
(成套)五年下册教案-21.杨氏之子(教案+反思).docx 第1页
(成套)五年下册教案-21.杨氏之子(教案+反思).docx 第2页
(成套)五年下册教案-21.杨氏之子(教案+反思).docx 第3页
21. 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1. 会认 2 个生字,会写 3 个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 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背诵课文。 3. 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过人,感悟古文韵味,初步培养学生喜爱古文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读懂故事 , 品味杨氏之子语言的精妙。 2. 了解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 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 在古代梁国,有一姓杨家的孩子九岁了,特别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拜访孩子的父亲,恰巧孩子父亲不在家,于是孔君平把孩子叫了出来,想考验一下他是不是像传闻一样聪明。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孔君平是怎样考验这个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杨氏之子》。(板书课题) 2 . 解释课题: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生说意思,师归纳) 二、初读课文,检查朗读 1. 生自由小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读准停顿。 3. 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读法。 4. 学生练习朗读。 5. 同学们,读完课文有什么感受吗?(生畅谈) 6. 多种形式朗读,学生点评。(自由读、指生读、同桌读、集体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意思 1. 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自主理解课文。 2. 用现代语言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在说的过程中找出不能理解的词句,全班交流。(在进行过程中,强调“杨、孔、君、夫子”等关键词,引起学生注意) 预设:惠:同“慧”,智慧。诣:拜访。乃:就,于是。示:给……看。 君:您。古时敬称。闻:听说。禽:鸟。夫子:古诗对年长而且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文中指孔君平。 3. 指名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然后串连起来,说一说全文的意思。 4. 理解了每句话的意思,现在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5.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1) 你对杨氏之子了解多少 ? (2) 故事中除了杨氏之子,还有谁 ? 他们谈了些什么 ? 你从哪句中知道的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说一说?(生举手说) 二、体会语言的艺术与精妙 导语: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觉得哪句话最妙(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妙在哪儿? 预设: 1. 你说杨梅和我是一家,在姓氏上和我开玩笑,我说没听过孔雀和你是一家,也从姓氏上回敬给你。 2. 一个“未闻”,孔雀和你不是一家,那杨梅和我也不是一家。 3. 如果换成“孔雀是夫子家禽”好不好?为什么?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个“未闻”,婉转的回答,既表
(成套)五年下册教案-21.杨氏之子(教案+反思).docx
下载提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评分
登录 后再评分
共 0 条评分
暂无评分
QQ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