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第
20
课
五彩缤纷的生活
课 时
1
教学目标
1.接触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中国画、油画、版画、年画、素描),初步感知美术创作形式的多样性。
2.观察与欣赏艺术作品的内容,通过讨论、交流,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能说说自己的童年生活。
3.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勇于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表现在画幅中。
教学重点
初步感受了解不同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体会美好童年。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问题卡、作品局部放大图。
学生:美术教材。
教 学 过 程
主 备
复 备
一、听歌、谈话、导入
1.播放歌曲《童年》,让学生在熟悉的旋律中进行联想。
2.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它在讲述什么?你们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你觉得自己最开心、最幸福的事是什么?教师随机引导。
3.如果你让别人
分享这份快乐,你会用什么方式表现呢?许多艺术家也拿起画笔,表现了许多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今天我们就
一起学习、了解,来看看他们的大作。
4.板书课题:《五彩缤纷的生活》。
二、欣赏感受
1.打开教材观察
提问:你们能分辨出哪些作品是中国画家画的?
哪些是古代的?哪些是近现代的作品?请同学们根据作品的国籍和时间来给这11幅作品分类,并说说你的理由。
2.分组欣赏、
讨论作品,教师巡视指导
每组都有一张答题卡。
第一组:P38页
问题:
(1)这三幅都是中国画吗?它们在造型和用色方面有何不同?
(2)《杂技戏孩图》图中小朋友的神情是怎样的?他们为什么那么专注?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重点指
导:
(1)同样是中国画来表现天真浪漫的孩子,但是由于表现手法的不同,画面给人完全不同的气息。
《宫中图》——线描熟练,有结构感。
[来源:Z,xx,k.Com]
《杂技戏孩图》——工细劲挺,明丽典雅。
《牧牛图》——线面结合,宁静古雅。
三幅作品人物刻画真实自然。
(2)杂技艺人正施展绝技,口中唱词,手中击节敲鼓,两个小孩不觉被深深吸引住。反映出画家观察细致入微,表现力精湛有余。
小结:人物的动态、表情甚至衣着对突出画面的主题都很重要。
第二组:P39页
问题:
(1)这两幅表现的都是儿童,哪一幅更有趣?为什么?请从人物的画法和色彩这两方面来分析。你更喜欢哪一幅?说说原因。
(2)《儿童游戏中哪些项目是你熟悉的?玩法一
样吗?有哪些游戏是你不熟悉的?看得出来他们的玩法吗?
(3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五彩缤纷的生活-人教新课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