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基础教育 教案/学案

(成套)五年下册教案-3.月是故乡明人教(部编版).docx

格式DOCX   2页   下载0   2025-03-13   浏览19   收藏0   点赞0   评分-   5.00
(成套)五年下册教案-3.月是故乡明人教(部编版).docx 第1页
(成套)五年下册教案-3.月是故乡明人教(部编版).docx 第2页
(成套)五年下册教案-3.月是故乡明人教(部编版).docx 第3页
1. 认识“渺、篝”等 13 个生字 , 读准多音字“燕”。 2. 默读课文 , 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 , 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 3. 理解课文内容 , 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4. 再搜集一些思乡的诗文 , 和同学交流。 一、导入新课 , 激发兴趣。 1. 同学们都见过月亮 , 看到弯弯的月亮 , 我们总会脱口而出 : 弯弯的月亮像小船。那么 , 又大又圆的月亮 , 又让我们想到了什么呢 ?( 圆盘、月饼、中秋 ) 哦——中秋节 , 在这个传统佳节 , 我们常常一家人坐在一起 , 吃着甜甜的月饼 , 欣赏着天上的明月。但是 , 中秋赏月 , 仅仅是在看月吗 ?( 不是 , 大家看着月亮 , 就会想起自己的故乡及亲人。 ) 所以 , 诗中说得好啊——月是 ( 故乡明 ) 。 ( 板书课题 ) 2. 介绍作者 : 季羡林 (1911 — 2009), 山东清平 ( 今并入临清 ) 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在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 , 创获良多 , 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一生创作了许多散文作品 , 如《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选集》等。 季羡林先生已然功成名就 , 但仍忘不了那个小乡村 ,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 与季羡林一起回味那故乡的明月吧。 二、初读课文 , 扫清字词障碍。 1. ( 出示生字 ) 学生练读 , 师正音。 2. 多音字“燕” : y ā n( 燕园 )   y à n( 燕子 ) 三、再读课文 , 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 , 思考 :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 可分为几部分 ? 2. 提出问题 : 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 ? 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 ? (1) 课文第 1 自然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 开篇点题 , 引出下文 ) 从第 1 自然段中 , 我们可以看出 , 作者非常喜爱 ( 故乡的月亮 ) 。 (2) 作者为什么说“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 , 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 ?( 因为太单调了。 ) 所以 , 古诗文中 , 月亮常用什么东西当陪衬 ?( 山、水 ) 想到这里 , 作者便回忆起了小时候的一些趣事。 (3) 作者的故乡在哪 ?( 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 ) 因为平原地区没有山 , 所以他从小没有见过山 , 他想象中的山是什么样子的 ?( 圆而粗的柱子 ) 多天真的孩子呀 , 也正因如此 , 他小时候望月 , 从不与山联系起来 , 就连诗中说的情景 , 他也无法想象。 ( 补充苏轼《前赤壁赋》资料 ) (4) 作者没有见过山 , 那有没有见过水 ?( 有 , 他故乡的小村子里到处都是水。 ) 那么他和水之间有什么趣事呢 ?( 夏天黄昏后 , 他就去坑边场院里数星星 , 在古柳下摇知了。 ) 还有没有别的趣事 ?( 更晚的时候 ,
(成套)五年下册教案-3.月是故乡明人教(部编版).docx
下载提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评分
登录 后再评分
共 0 条评分
暂无评分
QQ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