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梦的绘画表现,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回忆、感受、交流、想象中,学习用不同绘画方法表现梦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想象和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各种绘画方法表现出梦境。
教学难点:梦中物体形象的变化。
三、教学策略
本课通过不同的绘画形式来表现梦境,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发挥余地,同时初步了解超现实主义绘画。教学中采用“激趣导入—启发感悟—欣赏探究—联想创造”几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回忆各种梦境,了解梦中物体形象的夸张变形,并且通过欣赏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的作品,对梦境的表现方法有更好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设计目的和说明
激趣导入
1.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老师请大家来看一段电影。
播放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片段。
2.电影里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哪里有趣呢?这节课我们也来表现我们多彩的梦。
用学生喜欢的电影片段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感悟
1.你做过什么样的梦?是甜蜜的还是可怕的?回忆一下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梦,给大家描述一下。
2.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时候,同学们做的梦各式各样,你们知道人为什么会做梦呢?
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一些知识。3.播放视频,介绍梦的相关知识。4.提问:你们发现了吗,梦里的情景和现实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回答后总结:梦境中物体的大小、色彩、形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夸张变形,和现实有很大的差别。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了解梦的相关知识,开阔他们的思路,并且发现梦境的表现和现实的不同。
欣赏探究
1
.欣赏夏加尔作品《我与我的村庄》,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感觉?
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
和生活中的有什么不一样?
画家为什么这样表现?
2
、欣赏达利作品《记忆的永恒》,请学生观察画面中的物体有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给你什么感觉?
3
.欣赏学生表现梦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他们是如何表现的?用了哪些不同的表现方法?
大师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学习夸张变形的方法,同
时对超现实主义绘画有初步的了解。
联想创造
1.你想表现什么样的梦境?用什么方法来表现?
2.作业要求:回忆你印象深刻的梦,通过大胆想象,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现出梦境。
3.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4
.展示评价。
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你能看出他表现的是什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6 多彩的梦 人教新课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