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童年的发现
[教学目标]
1.
会认
10
个生字,能正确认读“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4.
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天真浪漫的时刻,在玩乐的时候常常有一些有趣的发现。今天,让我们走进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的童年,去看看他的童年有怎样有趣的发现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
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3.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
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作者围绕“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5.
激趣朗读,作者的发现有趣吗?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三、阅读理解,“‘我’发现了什么?”
1.
自读课文
1
、
2
自然段,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发散开去,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2.
朗读体会。
(
1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时的欣喜和自豪,及当众受到惩罚的愤懑。
(
2
)在读中评价,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入情入景地体会作者的感受。
四、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
1.
“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
1
)“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
2
)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
3
)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
4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
5
)“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2.
从“我”的发现过程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3.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密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五、体味作者秘密被证实后的感受
1.
学
(成套)五年下册教案-23.童年的发现(教案+反思).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