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
,
我长大了
教学目标:
能将从某件事、某个瞬间中受到的触动、得到的成长具体真实地记录下来。
教学重难点:
能自主修改作文
,
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作文。
一、图片导入
,
引出主题。
(
多媒体播放学生婴幼儿时期的照片
,
让学生猜猜照片中的人是谁。学生发言
,
教师引导。
)
刚才播放照片的时候
,
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家看到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
脑海里一定闪现出了一个又一个成长中的故事。老师看到这些照片
,
也感慨万千。转眼间
,
同学们已经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娃娃
,
长成了朝气蓬勃的少年
,
长大仿佛就在一瞬间啊
!
二、小组讨论
,
感受成长。
1.
小组讨论
:
什么是长大
?
你在哪一刻感到自己长大了
?
那一刻你做了什么事情
?
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
?
你是怎么想的
?
先请同学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
然后与全班同学分享。
2.
学生汇报交流内容
,
师引导学生总结。
长大
,
不仅是年龄的增长、形体的变化
,
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思考
,
学会了反思
,
学会了孝顺
,
学会了辨明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
懂得了责任的真正内涵。
(
学生互动交流成长故事
,
一方面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
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问题
,
从而养成说真话、写真实故事的习惯。另一方面
,
让学生养成多问为什么的习惯
,
从而让学生明白只有想得具体才能写得具体。
)
三、回顾教科书
,
点拨写法。
1.
联系课文《梅花魂》
,
作者写了关于外祖父的几件事
?(
读诗词落泪、珍爱墨梅图、因不能回国而哭泣、赠“我”墨梅图、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
)
重点是什么
?
作者在写这些事情的时候重点写的是事情的哪个要素
?(
经过
)
小结
:
如何把一件事情写具体
:(1)
要把“经过”部分分成几步
,
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2)
要写清“经过”中的重要情节、场面
,
给人如经其事、如睹其物之感
;(3)
要把主要人物的表现具体清楚地写出来
,
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2.
联系课文《祖父的园子》第
17
自然段
,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
?
小结
:
借助自然景物
,
移情于景
,
表达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对童年的怀念。引导学生在课文选段中学到写作的方法。
3.
从刚才的讨论中选择一件令你成长的故事
,
将故事的经过写清楚
,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佳作共赏。
1.
刚才我们获得了写作经验
,
根据这些经验
,
我们来欣赏一篇佳作
,
看看小作者是如何体会成长的。
2.
教师出示范文
,
由学生朗读。教师提问
:
文章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
说说你的理由。
(成套)五年下册教案-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人教(部编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