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学目标]
1.
会认
9
个生字,会写
15
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踌躇、黯然”等词语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代伟人毛主席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3.
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2.
体会毛主席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感受毛主席平凡人的情感世界和伟人的博大胸怀。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大家了解抗美援朝战争吗?现在请随老师一起来重温一下那段历史吧!(课件出示抗美援朝战争的资料,播放录像)
我们怎能忘记抗美援朝中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牺牲了的几十万中华儿女呢?这些中华儿女中有普通劳动人民的子女,也有毛主席深爱的长子——毛岸英。毛主席惊闻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他的内心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青山处处埋忠骨》。(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通顺、流利,同时用笔勾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
出示生字,纠音:“赴”应读
f
ù,不要读成
p
ù;“躇”应读
ch
ú,不要读成
zh
ù。
3.
提出不懂的词语,结合预习在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同时结合词语特点运用多种方法理解。
4.
学生在小组内分段读课文,读通读顺,互相帮助,纠正出现的错误。
5.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毛主席获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毛岸英遗骨是否回国安葬的抉择过程。)
6.
结合搜集的资料简要谈谈抗美援朝战争和对毛岸英的了解,为下文的学习作铺垫。
三、
感悟“悲痛”,领略慈父情怀
1.
师:默读课文第
4
—
9
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听到儿子牺牲后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把自己深受感动的部分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结合关键词句,批注自己的阅读体会。
2.
交流句式:
这句(段)话通过对人物(
)的描写,让我从中体会到毛主席(
),
他是一位(
)的人。
3.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继点评引导。
出示句子一: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出示句子二: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他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出示句
(成套)五年下册教案-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反思).docx